以实干助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泰安普通国省道绘就发展新“途”景
发布日期:2024-12-19 09:11 浏览次数:

12月5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召开,研究部署了我省进一步加快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提出要在完善四通八达公路网上加力突破,推动普通国省道提升品质,不断优化完善公路网络布局。今年以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锚定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目标,坚持党建引领、项目支撑、管养支撑、交旅融合,绘就普通国省道发展新“途”景。 

初冬时节,金黄的行道树与崭新的柏油马路相映成趣,汽车在平坦的马路上疾驰而过。11月26日,随着S326泰商线东平彭集至商老庄段路面改造工程和G105京澳线东平段中修工程顺利实现通车,标志着今年我市实施的12个普通国省道大中修项目全部完工。公路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东岳胜境旅游公路成为靓丽风景线,数字公路持续布局中……2024年,我市公路部门砥砺前行,接续奋进,以实干实绩助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攻坚克难 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今年,我市实施的12个普通国省道大中修项目、3个改扩建项目,共涉及里程279.3公里,分布在3条国道、6条省道上,完成投资8亿元,是近年来实施建设项目最多的一年。

截至目前,除了12个普通国省道大中修项目完工通车外,3个改扩建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中。“G205山深线莱芜新泰界至新汶转盘段改建工程正在建设,其中滨河大道段已建成通车。”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工程科负责人李向阳介绍,G105京澳线东平改建项目二期工程预计年底完工,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S104济微线肥城宁阳界至宁阳兖州界段改建工程已开工。

项目建设重在攻坚克难。在G105京澳线东平改建项目二期工程东平特大桥施工过程中,因主墩基础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原旋挖引孔后钢管桩插打施工难以实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采用‘内外引孔+重锤锤击’施工工艺,确保钢管桩入土、入岩深度满足设计要求,顺利完成钢围堰合拢,为深水桥基础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李向阳说。

此外,S103济枣线泰新高速立交桥至新泰泗水界段改建工程创新采用纵挑横抬的施工工艺,建设我省首座下穿万吨重载铁路顶进立交桥,节约工期60天,这一工艺将在刚刚开工建设的S104济微线肥城宁阳界至宁阳兖州界段改建工程中推广使用。

此外,2025年,我市计划实施养护项目12个,总里程142公里,按照省交通运输厅部署安排,已于10月完成施工图设计批复,我市成为全省首批通过计划系统备案的地市。

科技赋能 公路养护插上科技“翅膀”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数字公路建设可谓是为公路养护罩上科技“保护网”。

在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普通国省道数字公路管理指挥中心,数字大屏可同时展示13条国省干线的实时监控画面,具备公路一张图、无人化巡查、AI智能巡检、路域环境监测等多个创新型数字化应用场景。

“从2022年开始,我们就积极推动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经过两期建设,目前全市230公里管养路段和201处关键节点实现智能监控覆盖,我市普通国省干线数字公路也入选了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第一批试点任务。”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信息科科长禹文明介绍。

今年,我市数字公路建设再上一层楼。国道105京澳线东平段、省道241临徐线化马湾至董家庄村出口段等7个国省道大中修项目增加了“数字公路”监测系统工程建设,共安装190套高清网络摄像机、28台雷视一体机、3套路域环境检测设备、1套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覆盖173.4公里路段。待项目完工后,这些路段将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

“我们充分发挥智慧公路系统的‘探头’作用,线上巡检与现场巡查相结合,准确掌控道路状况,同时加强与交警、气象等部门的密切沟通,利用好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对道路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科学调配,确保国省干线通行安全。”禹文明说,目前,全市13条国省干线实现“一图”可见,借助“千里眼”,工作人员可对全市普通国省道重点路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巡查,数字化管理运营水平显著提升。

交旅融合 作好服务“大文章”

公路不仅要“走得了”,还要“走得好”,更要“走得便捷、走得安全、走得舒适”。

初冬时节,行驶在开阔平整的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上,令人神清气爽。从空中俯瞰,旅游公路仿佛一条彩带,与金色山林共同妆点着冬日的泰城。

“该路是山东省五大文化体验廊道之一‘长城寻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首批确定的4个主题特色鲜明的旅游公路示范项目之一,主线全长57.4公里,沿线打造86.6公里慢行道,布设旅游服务设施11处。”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计统科科长王国章说,为同时满足观景需求和安全要求,他们在省道103黄前至艾洼段路侧采用整齐简洁的柔性钢索护栏,既有效提升了视觉通透性,还与周边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达到了“路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效果。

同时,我市公路设施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13处“小而精、小而美”的公路驿站成为往来群众休憩的“港湾”。

走进S103徂徕公路驿站,一应俱全的设施让司乘人员身心得到放松。为延伸“公路+”内涵,这里除了驿站必备的停车区、洗手间、免费热水等,还建设了餐厅、母婴区、文化长廊、阅读室、手机充电站等。

“平时我们经常带孩子出来玩,孩子太小在车上待久了不行,没想到这里的驿站还专门设置了母婴区,有婴儿床、玩具,还有免费的充电区,很方便。”来到徂徕公路驿站休息的姚女士说。

公路驿站就像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简化版,能解决普通国省道上停车难、如厕难、短暂休憩等问题。相比于大型交通建设项目,驿站建设看似是个“小工程”,但折射出的是公路服务“大民生”,是公路部门工作“有温度”的生动体现。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今年,我市公路工作交出满意答卷,普通国省干线越来越畅通,公路设施服务越来越有质量。新征程上,公路部门将紧紧抓住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这一重大机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信息来源: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关闭
打印

版权所有:泰安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819号

建议电脑屏幕分辨率大于1280x768 使用IE9浏览器进行浏览 未经授权禁止镜 像

鲁ICP备05015115号   网站标识码:3709000010 电话:0538-8331506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